最近,我欣赏了《白色相簿1》的游戏和动画,心中五味杂陈,一直有话想说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今天,我从高烧中熬过了一晚,身体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净化。趁此机会,我打算写一写我最近的一些感想。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也不去仔细琢磨了。想到哪写到哪。
结果我没能够第一次性写完。第二次写的时候想了下,希望这篇文章能总结一些我的个人观点,并一如既往地传递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学之习惯论
社会学中有“原生家庭”这一概念。原生家庭,指孩子从小和父母一起构成的家庭。书本里说,一个人后天的行为都是原生家庭的再现。后天和其他人的相处模式,其实来自与和原生家庭里某位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心理治疗师在了解咨询人时,也首先会询问咨询人童年的信息。稍有调查就能发现,科学家们十分认同“童年对一个人后天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点。
仅基于这一观点,我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与分析,想提出一个更一般的观点:人的性格,完全取决于人的习惯。什么是性格?拿“开朗”与“内敛”这一对相斥的性格来举例。当你和一个人讲话时,如果说这个人很开朗,那么这个人或许会笑着主动接过你的话题;如果这个人比较内敛,那么这个人或许回答个两句就不做声了。仔细一看,性格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习惯嘛:人在某种情况下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习惯。说一个人有早起的习惯、跑步的习惯,其实就是说一个人最自然的起床事件是早上6点,或者是一个人到了下午会自然地出门跑步。推广地来看,性格就是习惯。
如果只是把常识中的定义推广,那并没有什么用。我提出的“性格取决于习惯”的观点,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想强调两点:和你后天会养成跑步的习惯一样,性格不仅仅形成于人的童年;性格和习惯一样,是人长期以来刻在大脑里的信息,虽然难以改变,但是坚持下来还是有改变的可能的。
我认为,人的大脑在遇见新的事件时,会产生一个面对这个事件的解决方法。如果这个方法总是有效,人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就会有一套固定的反应。这就是人的习惯。人在面对自己的情感时做出的习惯反应,就是性格。由于人在一出生时就要面临饥饿、恐惧等会伴随人一生的情感,所以人的性格大都在童年时被决定下来。人在后天也可能获得某一性格,想象一个从小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突然要在荒郊野外一个人生活,那么这个人会在后天才培养起面对负面情感的性格。总之,新性格诞生于新事件中形成的固有反应。
当人已经形成了某一性格时,这通常意味着人已经从许多生活经历中巩固了这一性格:比如一个人健谈,可能是他从小只要好好和父母交流,就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可能是从小喜欢和朋友聊天,感到很快乐;可能是喜欢让他人听自己侃侃而谈,享受被尊重的感觉……在长期生活经验的影响下,这个人的大脑已经形成了“只要和别人多说话,就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简单反射。这些一条条生活经验,使一个人的性格根深蒂固,成为了人的一部分。不过,反过来说,人的性格还是有改变的可能,只要逐条否定自己过去的做法即可。一个人习惯说谎,可能是小时候每次说实话都会被父母骂,而撒谎总能成功逃避。要彻底改变爱说谎的性格,需要面对自己童年的伤痕,思考自己以前每次说谎的后果,让自己彻底明白说谎不总是能让自己和他人变好。
这里从程序的角度总结一下我的“习惯论”:人在面对事物时,会把自己的计划写在一张表格上。表格的第一列是碰到的事件,第二列是碰到事件的解决方法。事件是”碰到饥饿“、”碰到恐惧“这些低层次的情感或者是”是不是要起床“这些很容易表达出来的事件。人在碰到新事件时,会另起一行,记录下事件的名称和自己的解决方法。下次再碰到同样的事件时,人会尝试同样的解决方法,并试图加以修正。当这个解决方法已经用过多次后,人在碰到事件时就不会加以思考,而是顺其自然地采用固定的解决方法。这种处理机制的动机也很好理解: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什么东西都要过一遍脑子,人早就累死了。因此,人通过”性格“这种采取过去相同行为的优化方法来减轻自己的思考量。
孤独感从何而来
上述内容只能算是一个不严谨的观点。我这辈子应该没时间去研究心理学,不会将其系统化。我之所以写那么多,是想提供一种心理分析工具,来分析人的各类心理活动。
孤独,展开来说是人感觉“一个人很难受,如果有人在自己身边就好了”。做为一种常见的情感,大家都可以轻松地说出孤独的定义。但是,仔细一看,为什么人们都会觉得“如果有人在自己身边就好了”呢?仔细去挖掘这一想法的动机,会发现孤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既然孤独是一个所有人都会有的情感,那么分析它就要抓住所有人的共性:婴儿时期。刚出生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十分相似的。大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却天生被赋予了“要在世界上努力活下去”的本能。饿了,会哭;热了,会哭;要睡着了,会哭……在身体上有不适时,婴儿会害怕。这时,通常母亲会安抚婴儿的情绪。婴儿第一次认识到了其他生命的存在,知道了其他生命能够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认识了其他亲人,认识了伙伴,发现确实和他人相处能够令自己更加安心,这一条解决方法被记录在了人的大脑里。反过来讲,遇到麻烦时,也会下意识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寻求不到,就变成了孤独。
按理说人长大了,学会自己找东西吃,自己生活了,不会再有幼年时的那些担忧了。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呢?这是因为,孤独不仅是由饥饿等简单的情绪构成的。只要身体上,或者尤其是心理上有了不适,人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处理一切后,就会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感到害怕。过去的习惯让人下意识去寻求帮助,但却发现周围的人已经帮助不到自己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烦恼也愈发复杂,终有一天,人的烦恼只有自己能理解。所以,人感到了孤独。
贫瘠的表达能力
一瞬间的不适,只能归于害怕。长时间的害怕,才足以称之为孤独。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以至于人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互相传递情感,才导致了孤独的常驻。
相比动物,人发明了语言,发明了文字,似乎就拥有了无穷的表达能力。但实际上,人类之间传递信息的效率比想象中要低出许多。
相比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向他人问路后,他人自顾自的讲了一通。碍于面子,我们只好感谢对方的帮助,再顺着他人指着的直线方向寻求下一个人的帮助。在参观点一份套餐,我们只需要报出套餐的名字,甚至只要简单说一句“我要那个”就够了。交谈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听清别人在讲什么,有的时候仅仅通过对方的申请才大概脑补出对方的回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连有充足时间组织语言的文字聊天,不配上表情包什么的,总是会令对话十分尴尬。
哪怕有了语言和文字,人类之间的沟通效率还是太低了。不然,为什么一些简单的概念要花45分钟来讲清楚呢?为什么同样是上课,有人学得好,有人学得差呢?为什么有的时候几行代码的事情要花好几页的长篇大论来解释呢?
要是说构筑于理性之上的深邃的理论,只要花上时间,不管再久,都是能够讲清楚的。那么,更加复杂的,用感性编织出来的无形的情感,有时恐怕用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说清楚吧。
我曾经为了追寻高质量的交流,严密地建立了一个人的交流模型。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率,或者通俗说是深度,至少由交流欲望、对交流背景的了解程度、思辨能力相乘而得(相乘意味着只要一个因素偏低,最终的结果就也会偏低)。比如说想进行深刻的学术交流,就要在双方午后都乐意探讨学术时,与在同一领域做研究的聪明而乐于表达的人进行交流。
把这个模型放到情感上,就会得出非常悲伤的结论了:人和任何人交流情感的效率,几乎都无法超过自己和自己交流情感的效率。人为了处理自己的不安,有极强地感受自己情感的意愿;自己一般是最了解自己的。只有思辨能力,算得上是一个可变的因素。有些人处理自己心理的能力不行,有的时候对情感的沟通效率没有深谙人心的心理咨询师强。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只能感受到自己强烈的情感,而他人是无法体会到相同的感觉的。
长时间的害怕孕育了孤独,人自然地寻求着效率最高的,自我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排解这些负面感情。或许熟练之后,害怕的感觉不在了,那个被称为“孤独”的感觉却伴随着只能自我对话的习惯,永远凝固并附着在我们的心上。
在一起
在我看来,人注定是孤独的,这是一个从理论分析上来看无解的问题。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自然而然会碰到的问题。幸运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不自觉地努力寻找解决孤独发方法。
虽然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孤独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概念。但在大众普遍的认知里,孤独的原因是“一个人”。要是能和另一个人长期待在一起,就不会有孤独感了。因此,在大众的认知里,两个人交往,意味着两个人会“在一起”了。
但是,在一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是为了身体上的接触,那通过基因获得的一瞬间的快感是五八支语长久以来的孤独的吧。如果是恋爱的话,也只是在激素和新鲜感的驱动下,从一个幻想中的完美对象里汲取自己欠缺的情感。哪怕是数十年亲人般的陪伴,也有可能只是过多的共同经历把双方重塑成了一个新的集体,分离已经成了如伤害自己一般不会去想的选项了。
再近的距离、再久的同行,也无法解决情感无法交流这一本质问题。
但或许,消除孤独并不需要无损地体会或传递情感。相处得久了,两个人之间可能会产生的能力:不需要完全理解对方,只要一个信号,就能顺利地索取与给予所需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构造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一个简单的行动,几句简单的叮咛,反倒能化作携带了无数信息的暖流,流入人的心里。说到底,人只能体会到自己的想法,自己因为害怕而寻求帮助,所以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行动。
不过恕我直言,在我的观察统计下,凭大部分人的思考水平,世界上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家庭少之又少。只有少数的夫妻能够较好地消除孤独,并把美好而恰当的关怀传递给孩子。
向世界宣泄自我
如果没有人能好好倾听自己的复杂的想法,为什么不干脆放弃向某个人说明,并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呢?
之前我看到网上有人讨论,为什么伟大的艺术家或思想家都有抑郁的倾向。有人说,不是他们创作后才抑郁,而是因为抑郁,参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我认为这是正确。越是进行深刻的思考,越是能得出常人难以理解的结论,越是缺少和常人的共同语言,孤独感越发沉重。于是,他们选择逃避,逃避进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里,继续思考着。在正反馈的作用下,不被常人理解的痛苦加深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只好放弃与常人的交流,把自己长久的以来的感受宣泄给整个世界。
但要说那些创作者是抑郁吗?我看未必。固然有很多创作者最后都选择了自杀,但哪怕是这些人,他们生前都是热爱着生活的吧。正是因为抱有着热爱,所以不断创作着,不断发泄着情感,不断与黑暗的内心抗争着。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作品被会被其他人欣赏,赞美的话语永远无法传进他们的耳内。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把作品留传下来,把高尚的思想传递给他人,给予每一个和自己相同困境的人以温暖。这样的人,绝对称不上是对这个世界失望吧?
中学时,叫我写一篇800字在作品会让我头疼死。但后来,我发现有东西想写时,文字就会从我的指尖流到屏幕上。先是理论,再是情感。只要有想表达的东西,这些抽象的想法总能转换成具体的文字。既然如此,那艺术家就更加幸福了。他们有画笔,有音符。无限的信息,被压缩到了简单的实体中。再也不用考虑有没有人愿意倾听,再也不用考虑有没有人能够理解,只需要把自己的情感,原原本本地创作出来就好了。
结语
在人的出厂设置被确定后,人的孤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但也不必过度悲观,选好表达方式,想好表达对象,每个人都可以战胜孤独。